《为歌而赞》,用社交的思路玩音乐可以吗?
今年3月,浙江卫视联手抖音共同推出了《为歌而赞》,一档跨屏互动的音乐综艺。“大屏首唱,小屏二创”是其核心的互动模式,即歌手们先在节目中进行歌曲竞演,而每期观众喜爱度最高的歌曲将赢得在抖音平台上被100位抖音红人进行二次视频创作的机会,从而实现歌曲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
从节目公布的数据来看,《为歌而赞》的确完成了其在助力好歌上的使命。《为歌而赞》的全网首播总曝光达到了30亿,首期短视频播放量超10亿,在卫视占据了1.945%的收视率,位列2021年省级卫视频道新综艺排名第一位。
然而,《为歌而赞》并没能实现热度与口碑的双丰收。在豆瓣平台上,《为歌而赞》的评分仅有4.8分,既播出后便开始持续下滑,一半以上的观众仅给出了一星或两星的评分。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为歌而赞》是一档创新点与不足之处都十分鲜明的节目。在第一季度音乐类节目均反响平平的大环境下,《为歌而赞》首播便脱颖而出,可见其节目模式的特别之处。但是,在百赞团与节目节奏等方面上,《为歌而赞》确实有许多处理不当的地方,引发观众质疑并不冤枉。
音乐性与社交感缺乏平衡
《为歌而赞》的环节设计十分巧妙,节目将每期的6位竞演歌手分为新歌阵营与热歌阵营,各阵营分别准备3首新歌或改编3首热歌。这样的安排既让歌手们拥有了自己新歌的打歌平台,抖音上的热门单曲与平台自身也在电视端得到了推广。
对于观众而言,如果只有热歌的改编未免过于单调,而若全是新歌的推广又容易让观众感到陌生,无法与竞演舞台进行互动。热歌与新歌的穿插既保证了观众对歌曲的熟悉度又适当添加了新鲜感,兼顾了节目的观赏度与观看粘性。
音源质量是音综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歌手要改编当季流行的热歌时,歌手本身的演唱实力与制作能力必须要经得起考验。幸运的是,《为歌而赞》在音乐水准的把控上能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节目每一期邀请的都是热度与专业度兼备的宝藏歌手:国宝级的歌唱家廖昌永、龚琳娜,公认的实力派歌者胡彦斌、张碧晨、邓紫棋,极具国民度的凤凰传奇。即使是新生代的歌手,一开始百赞团的成员都表示“不认识”太一,也凭借了过硬的音乐实力征服了全场观众,最终获得了全场最高票数。
另一方面,《为歌而赞》中的舞台舞美也根据每首歌的主题进行了精心设计。张韶涵卓别林式的舞台剧,胡彦斌演唱《半生出走》时大屏上各行各业的人物群像都为歌曲本身增色不少。
作为跨屏互动综艺,《为歌而赞》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社交元素的融入。
《为歌而赞》的节目模式构成了一次音乐人与抖音内容创作者的直接交流,而这样的形式极可能启发出音乐营销模式的新玩法。内容创作者的二次创作与用户的积极转发可以让歌曲于节目播出后,持续在流量池中被长效推广。
在内容层面,《为歌而赞》将时下短视频平台较为火热的reaction借鉴在了节目当中。每期竞演前,六位歌手都会录制本轮歌曲的一小段demo提前发给百赞团的成员们,百赞团按喜好送出“音乐碎片”,碎片数量的多少将决定最终的竞演顺序。而百赞团们在聆听demo时的reaction将会放在每期节目开篇播出,借用百赞团的反应与评价提前对歌曲进行预热,调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在每轮歌曲演唱结束后,百赞团的成员会将自己的观感以弹幕的形式放在大屏上,主持人与竞演歌手挑选感兴趣的弹幕和现场的百赞团进行互动。
可令人遗憾的是,节目本可以利用弹幕来精简百赞团的评价,对一针见血的评论百里挑一。但《为歌而赞》在弹幕环节结束后仍把重点停留在百赞团对歌曲的评论上,甚至变为了对歌手本人的攻击,或是百赞团成员之间的相互battle。弹幕沦为了有趣的形式设计,没能起到应有的叙事作用。
社交元素的融入本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在《为歌而赞》中社交性的片段却大幅度地挤压了歌曲本身的存在感,和音乐相关的片段还不足全篇的三分之一。嘉宾马思唯也在后采时表示,“感觉和想象不一样,好像百赞团的点评才是这个节目的关键点。”
百赞团观点交锋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带领观众更进一步认识与思考歌曲本身,挖掘歌手的创作思路。然而,在百赞团一片质疑声的重压下,大多数竞演歌手反倒成了说不上话的沉默者。
并且,虽然竞演歌手改编的都是抖音热门单曲,但仍不保证所有观众每首歌都听过,尤其是电视端的受众。在展现每首热单的改编舞台前,节目至少要先放出10-20秒的原曲,让对歌曲不熟悉的观众可以提前做功课,而听过原曲的观众经过短暂的回味也能进一步感受到歌曲改编后的魅力。
抖音红人能评价专业歌手吗?
百赞团身份的合理性是《为歌而赞》最受观众诟病的一点。在以往的音乐节目中,往往是明星歌手或是专业的音乐人坐镇点评,到了《为歌而赞》中却一水地变成了来自各个领域的视频创作者。让美妆达人、搞笑自媒体来评价音乐,其专业性与公允度未免会引发观众的不满与质疑。
但其实,百赞团成员的设置并非毫无道理。
在观众所吐槽的百赞团“瞎点评”中,百赞团的设置其实是为音乐观赏类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新的思路。陈铭在点评胡彦斌的《半生出走》时,提及了互联网中“沉默的中年人”。在当下社交平台的发声渠道已经被年轻人主导,音乐方向甚至于娱乐方向不断向年轻人倾斜时,中年人与其他年龄段的观点又应当如何表达,审美需求应如何被满足?
同时,在此前的音乐节目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观众喜爱的歌曲并未被专业评审所认可,或直接否决,而《为歌而赞》打破了音乐专业性的限制,让评价者不再只局限于业内评审。
来自抖音的内容创作者们基于对平台用户偏好的熟悉度,更能准确地判断出时下大众的音乐风向标。而长期的视频制作经验让他们更容易挖掘出具备传播潜力的歌曲。
可惜的是,像陈铭一样可以为其他年龄段发声的百赞团成员还是太少了,而陈铭这种能围绕音乐本身表达出人生与社会感悟的思维深度也并非是每一位百赞团成员都能拥有的。
另一方面,一首歌的热单潜力和现场听感完全是两种欣赏角度,节目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百赞团助力标准,因此,很多成员们在发言时都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并没能发挥出抖音平台“意见领袖”的职能。而缺乏了助力标准的背书与专业性的分析,百赞团的发言很难在观众心中站稳脚跟。
并且,节目中对百赞团每位成员的介绍有些过于简单,甚至姓名条中的内容很多观众还没看清就已经消失。在对发言的成员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观众无法对其形成身份认同。
对于音乐类节目而言,即使没有专业评审的介入,也需要现场的评审阵容中包含一定数量具有音乐背景的大众评审。《歌手》之所以能在音综领域具备一定的认可度,正是因为其在筛选观众的阶段,对每一位大众评审都进行了音乐素养的背景调查,从而使得竞演歌手的排名得以服众。
在《为歌而赞》中,节目组并未给予音乐类短视频创作者更多发声的机会,我们鲜有听到针对歌曲的深度分析。更常见的是“难听、奇怪、激情”等笼统的评价,每位百赞团的成员们都在争相发言,却无法输出情绪化表达以外的有效内容。
每轮竞演过后,百赞团很容易陷入支持与不支持的无休止争辩中,主持人华少与杨迪也未能做到控制大局,对多方观点进行梳理,而争论本身又没有激发出任何新观点,最终导致整个环节宛如小学生吵架,繁杂冗余。
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尝试,模式仍略显生疏,《为歌而赞》没能掌握好社交与音乐之间平衡度。社交比重的失衡削弱了节目中宝藏歌手的魅力,而音乐性的缺失又进一步使得社交性的内容得不到具体的展现。
但从总体来看,《为歌而赞》中社交与音乐的叠加也给当前略显沉闷的音综市场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或许还能进一步影响未来的音乐营销方向,这对于任何一档节目来说,都是值得称赞的事情。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阅读后,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慕桐
推荐阅读
《你好另一半》,一档堪称相亲教科书的节目
《怦然心动20岁》,披着毕业外衣的相亲游戏
综N代《向往的生活》:慢综艺怎么讲故事?